云南各地都有高大的樟树林,这些樟树多数高达数米,在大樟树底下的空间最适合茶树的种植生长。大樟树可以提供茶树遮荫的 机会 ,茶树在樟树环境下可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如在樟树枝叶上生有许多小蜘蛛,会垂丝下来,吃掉茶树上的小绿叶虫等病虫。更可贵的是茶树的根,与樟树根在地底下交错生长,这样茶叶便有了樟树香气。同时樟树枝叶也会散发出樟香,茶树更直接吸收了樟香气贮存在叶片之中,于是普洱茶便有了独特的樟香。

    云南大叶种普洱茶,茶性非常强烈浓郁,再得到了樟香的掺和,显现出一种高贵古朴、气韵无穷的茶性美。从一般普洱茶品茗者认知中,都认同樟香普洱茶必定来自樟树林树下的茶园,也必定是在肥沃土壤中 成长 的,可以提供给人类生命力量的营养。就像灵芝,它是一种非常神奇的药性植物,一般中医界都认为生长在樟树上的灵芝是极品,它不仅香气优美,而且最具医疗功效。

    从普洱茶菁的老嫩来看,所含的樟香浓淡度是不同的,大约由四等茶菁就开始摆脱了荷香的影响,有了较明显的樟香。六等、七等最壮的茶菁含樟香最强,九等、十等茶菁已是老弱的叶子,所含樟香就渐渐转淡了。茶菁的老嫩、樟香的浓淡和陈化 时间 的长短,这三方面条件相互影响,普洱茶就有了青樟香、野樟香和淡樟香之分,也形成普洱茶樟香多层次的变化。

    青樟香普洱茶的典型代表就是圆茶铁饼普洱茶,也叫“圆铁”,是20世纪50年代云南大理下关茶厂的产品。那时大理的茶园并不多,茶也不好,于是从勐海茶厂调来了普洱毛茶,而且是最好的四、五、六等茶菁,做成了这批圆茶铁饼普洱茶,这是一批有着青樟香的上好普洱圆茶。还有20世纪早期“可以兴号”茶庄 生产 的一批砖茶,每块0.5公斤,也都是顶好的青樟香普洱茶,现在留下来的已经不多,都属于收藏品了。

    野樟香普洱茶的茶种比较多,如百年的“福元昌号”圆茶、20世纪30年代的“鼎兴号”圆茶、“同庆号”圆茶、“宋聘号”圆茶。以及“红印”、“绿印”圆茶,都是野樟香的极好茶种。野樟香是来自最“壮年”的三等、四等茶菁。目前仍留下来的“鼎兴号”圆茶,带有一股饱满纯正的油樟香,是倚邦出产的茶香最浓烈的好普洱茶。

    淡樟香普洱茶以粗老茶菁制成的最为理想,如陈年的各种紧茶。普洱紧茶都是以粗老茶菁为原料,甚至是与制造其他茶所剩下的茶菁混合在一块做成的。

    野樟香的普洱茶,其陈化蓄存过程中,要放在空气 流通 之处,且要有相当的湿度(不会造成霉变),促使其较快陈化,用此法是会转为淡樟香的。在这种情况下造成淡樟香的普洱茶,有一部分本来是野樟香的无纸“绿印”圆茶,脱掉筒包竹箬成为单饼,而又贮放在湿度很高的环境中,但并没有发生霉变,只是陈化程度极快速,茶性改变太快,造成了由野樟的茶香化成淡樟的茶香。由此可知,快速陈化不但会减弱茶香的强度,更会改变原有的茶香本质。

    云南省地域幅员广大,有适合大叶种茶树生长的辽阔土地,还有许多大叶种茶树不是种植在樟树林底下,但同样长出非常肥硕的茶菁,而且能做出很好的普洱茶。另外一些生长在越南、 泰国 和缅甸北部的大叶种茶,也多半是不栽种在樟树林底下的,俗称边境普洱。在这些茶中,有许多都属于上等的好普洱茶,只是缺少兰香和樟香。但幼嫩的茶菁也有清淡的荷香,较壮的茶菁却有着一种特殊的香味,经过长期陈化后,留下了青香。青香是普洱茶的好茶香,青香和樟树的香气混合一起,形成普洱茶的樟香。当闻到普洱茶樟香时,如刻意地避开樟香,也可以闻到茶的青香。但是千万要注意,要用晒青的方法加工,而不要用水杀青。水杀青的茶叶失去了内含的果胶及其他成分,永远变不成普洱茶。

    另外有小叶种普洱茶品,陈化后有着非常好的青香,如“杨聘号”圆茶、“同昌黄记”圆茶,都是用倚邦茶山小叶种乔木茶菁制成的,没有混生在樟树林,所以保有最纯的青香。“鼎兴号”红、蓝圆茶的茶菁,掺进了樟香气,形成了浓浓的“油樟茶香”。

    许多人闻到茶带有青香,就说那一定是边境普洱,并不全然。20世纪50年代那些“大字绿印”普洱圆茶,也是勐海茶厂的产品。其中有些并没有樟香,但青香却非常强烈,这些缺乏樟香的“绿印”茶菁,就是来自不生长在樟树林中的云南大叶种茶树。青香是普洱茶原本的茶香,只是显得比较沉闷油腻,如果加上了樟香,便表现得浓酽而活泼多了。

    荷香、兰香、樟香、青香,是普洱茶至珍至贵的茶香。这些茶香的形成,除了是优良的普洱茶茶菁外,必须是新鲜生茶的产品,加上 自然 陈化的过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ks101519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