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文章發表 (457)
- Dec 17 Tue 2013 10:57
楊慶號®------ [转载]第三篇.茶的别称过百种
- Dec 17 Tue 2013 10:53
楊慶號®------ [转载]第四十三篇 .浅谈茶树龄与口感滋味等
- Dec 17 Tue 2013 10:52
楊慶號®------ [转载]关于普洱茶
- Dec 17 Tue 2013 10:50
楊慶號®------ [转载]茶者随笔
- Dec 17 Tue 2013 10:49
楊慶號®------ [转载]判断普洱茶品质的七个指标
- Dec 17 Tue 2013 10:48
楊慶號®------ [转载]能够选择,是一种奢华;能够分辨,是一种幸福
- Dec 17 Tue 2013 10:44
楊慶號®------ [转载]三款倚邦古树茶品感
- Dec 17 Tue 2013 10:41
楊慶號®------ [转载]【延伸】关于茶品选择的建议
上一篇说到买茶的建议数量,针对的是普洱茶爱好者群体为学习体验普洱茶转化过程中的乐趣,降低自己日常喝茶及与茶友交流过程中的品饮成本为主的买茶及存茶方法。
- Dec 17 Tue 2013 10:40
楊慶號®------ [转载]【延伸】试谈普洱茶转化的因素
普洱茶转化的物质基础是依靠云南大叶种自身丰富的物质含量。普洱生茶出厂时的含水量在10%左右,这是保证工艺正确的生普正常转化的内在条件。
- Dec 17 Tue 2013 10:38
楊慶號®------ [转载]【试茶笔记】纯料之纯(一)-- 古树单株之倚邦
无意间又看到云南干旱的报道,打电话去易武问情况,Z兄说和往年正常的气候差不多,今天已经开始采小树茶,家里已经在做初制了。和JP商量了一下,计划20日之后到岗,一切听从大树茶发芽的指令。春茶季开启,出发倒计时,该活动筋骨了。
- Dec 17 Tue 2013 10:37
楊慶號®------ [转载]【试茶笔记】纯料之纯(二)--古树单株之莽枝
莽枝茶山,是古六大茶山之一,至少在元代已有成片的茶园,千年前少数民族已开始在此种茶。明末已有汉商进入莽枝山收茶,至清康熙初年,莽枝牛滚塘已成为六大茶山北部重要的茶叶集散地。雍正六年(1728年)云贵总督鄂尔泰借莽枝茶山小头人麻布朋怒杀奸夫之事,派清兵进莽枝山“平乱”,讨伐莽枝头领刀正彦。一年烽火,斩刀正彦、麻布朋。1729年7月,车里宣慰司让出古六大茶山,鄂尔泰成立普洱府,完成这一带的改土归流。所以后人有言,先有牛滚塘,后有普洱府。
- Dec 17 Tue 2013 10:36
楊慶號®------ [转载]【试茶笔记】纯料之纯(三)--古树单株之蛮砖
易武以西,倚邦以南,就是蛮砖茶山,茶园面积曾有万亩以上。蛮砖茶山海拔1700米的山顶,有个叫曼林的寨子。这里的古茶园森林郁闭,粗壮的茶树散生其下,杂草丛生,是我走过的古茶园中生态环境最完美的。曼林离攸乐山不远,据说这里的古茶园最早是基诺族种下的。清末民初,易武的很多茶号都在蛮砖茶山收茶,据说易武的七子饼有一半都是蛮砖的原料。清康熙年间,蛮砖的曼庄寨子已是六大茶山南部的茶叶交易地了。
- Dec 17 Tue 2013 10:35
楊慶號®------ [转载]9月17日,新识云南易武与临沧生普
在茶课之前,零零散散、间杂地也喝了三年生普,现在主要喝的是阿紫家的南糯散茶,有时也撬点04年下关生普,今天茶课看来,有几大失误,首先是投茶量,没按1:20,不按容器下茶,投茶量偏大,家有电子秤也不用,懒的话,还算得上习茶?其二,是时间,头两泡20秒,后面30秒35秒的增加点,我的时间基本不按秒来算,时间起码多了10秒。所以整体茶味偏苦涩而不自知。
- Dec 17 Tue 2013 10:34
楊慶號®------[转载]11月12日,普洱的万千世界
现在感觉来看,普洱是最让人沉迷,也最让人迷惑的茶,山头年份加工储藏,一样不能马虎,内中都有学问.
- Dec 17 Tue 2013 10:32
楊慶號®------ [转载]普洱茶茶会沙龙
- Dec 17 Tue 2013 10:27
楊慶號®------ [转载]我的普洱茶活性、有益菌群之说
我的普洱茶活性、有益菌群之说
- Dec 17 Tue 2013 10:26
楊慶號®------ [转载]“黑金”是怎样炼成的——“投资”普洱
- Dec 17 Tue 2013 10:25
楊慶號®------ [转载]"普洱茶界"门派风潮?
现在喝普洱茶的人相当多,似乎成为一种门派风潮。而且可以说各有目的和习惯吧。就目前了解到的归纳一下,有以下几种,仅供各位茶余饭后谈笑。
- Dec 17 Tue 2013 10:22
楊慶號®------ [转载]学茶之路 —— 印象冰岛
两年前听说冰岛是个茶名,觉得挺稀奇的,脑子里自然而然把那地方想象成凉爽湿润的地方。一年前喝过冰岛(上课时喝的)现在看来当时只是好茶顺喉过,没留下啥印象。今春因为办普洱茶会,老师反复强调了普洱茶的泡法,我们也反复地喝了几次普洱茶,我才算是开始认识普洱茶了。茶会上先喝冰岛又喝老班章,自己悄悄地欣喜不已,原来上课都喝过,我怎能够没印象?真是白喝了!接着又整理了课堂笔记看了书,终于没多久,我可以亲临冰岛,体会普洱啦!
- Dec 13 Fri 2013 14:38
楊慶號®------ [转载]学茶之路 —— 印象小户赛